原创苏联为首个“英雄母亲”颁奖:只要多生娃,政府就有奖
安娜·阿列克萨希娜从来没有想到,自己会因为生孩子超过了10个,而被邀请到克里姆林宫,接受政府表彰。
那天傍晚,一个穿制服的官场模样的人,来到她简易的工棚里,拿出一个带有克里姆林宫压痕的证书,说,她被确定为苏联第一位“英雄母亲”,让她准备去莫斯科接受国家表彰。
她又惊又喜,怎么可能,自己什么也没有做,天天温饱都无法满足,就是因为生儿子,把儿子送到了战场,自己就这么幸运,成为“英雄母亲”了?
放到现在你身上,你肯定想这制服哥是来搞诈骗的。
但在1944年,这事儿是真的。
那年7月,苏联颁布了一项法令,对全国生育孩子的母亲们,根据所生育孩子的多少,颁发系列不同的勋章,奖励他们为国家多生孩子。
此时正值卫国战争的紧张时期,苏联人为卫国战争牺牲了很多人,为鼓励生育,苏联政府设立了这种母亲勋章,包括3种:
展开剩余77%母亲勋章、光荣母亲勋章和英雄母亲勋章。
其中生育10个和10个以上的,授予最高等级,也就是英雄母亲勋章。
阿列克萨希娜生育了12个孩子,住在马蒙托夫卡镇一个落后的农村,每天靠苦力才能好不容易养活一家人,制服哥捷报突降时,她正在莫斯科——伏尔加河运河工地干活。
她就一套衣服,准备把它好好熨烫平整,然后借一个邻家的漂亮头巾,就这样坐上了去莫斯科的火车。
其实,能被选为首个“英雄母亲”,阿列克萨希娜除了生子多以外,还因为她把8个儿子,都送到了军队,其中4个为国捐躯了。
所以,这个名号,从各方面来讲,她都当之无愧。
据说,制服哥们,当时在考虑把苏联首个“英雄母亲”送给谁这个问题上,花了半年的时间来斟酌、筛选,但没有一个“又红又专”的母亲适合,最终确定了她——一个最普通的苏联农民。
在克里姆林宫联盟大楼原柱大厅,阿列克萨希娜,和其他授勋的母亲一起,接受了国家领导人颁授的勋章。
她的勋章是最高级别的,23K金打造,图案上是一个母亲怀抱婴儿。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加里宁,亲自为她斟茶,感谢她为国家养育了大量儿女。
采取国家颁授勋章的方法,鼓励妇女多生育孩子,在战争年代及战后苏联人口减少的背景下,显得非常必要。
史料显示,1944年——1980年,苏联共为32.4万名妇女颁发了母亲系列勋章。
然而,一个残酷的事实是,这近40年的勋章激励,并未能有效挽回苏联人口增长率明显下降的趋势。
数据显示,此政策出台后的几年内,效果短期是有所显现,1950-1960年代,苏联的人口年平均增长率,为18‰,而下一个十年,则降到13‰,到了1970-1980年代,跌至历史新谷点,9‰。
这和多年后我们的经历差不多:妇女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,越有文化,愿意生孩子的就越少。
这一方面是因为学习和受教育,本身就占用了及早生育的时间和精力;
另一方面,是因为受教育程度高的妇女,对精神生活需求在不断增加,生儿育女,显得不那么急迫和重要了。
另外,苏联这一时期,也是城市化不断进步的过程,大量农村青年入城,也降低了农村的生育率。
就拿阿列克萨希娜来说,她成为英雄母亲之前,生活贫苦,但该生还是照样生,一家12口人,挤在一个工棚里,四周都是各种简单搭建的铁床、木床。
即便如此,晚上睡觉时,还需要把屋子中央一个大桌子给腾下来,当床铺睡。
床还不够,就在地板上铺些干草,就地而卧,形同牛马,但12个孩子还是给她最终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荣光。
据说她领奖回家后,她就出名了,许多记者来采访她,她也换了一个宽敞的工棚,虽然采访时区委会为了装点门面,总给她送去点家具,采访完就又拉走,但对这个领奖前只能喝上野菜汤的贫困农家来说,已经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了。
她还享受有每年一次的免费旅游,但很明显,孩子太多,她没时间消受得起这份福利。
二战结束后,她每月可以领200卢布,约合人民币60钱的抚恤金。但这些福利,并没有让她的后代更喜欢生孩子。
阿列克萨希娜在1955年去世,死于肺癌,享年69岁,她的所有子女,除了大儿子家有2个孩子外,其他都是一个孩子。
发布于:天津市上一篇:没有了